一、PP噴淋塔的核心結構(基于PP材質特性設計)
PP噴淋塔以聚丙烯(PP)板材為主要制作材料(耐酸堿、輕便),結構圍繞“氣液充分接觸”和“高交攵分離”設計,核心部件包括:
基礎支撐部件
貯液箱(水箱):位于塔體底部,PP材質焊接而成,用于儲存噴淋用的藥劑溶液(如堿液處理酸性廢氣、酸液處理堿性廢氣),內置水泵連接噴淋管道,部分水箱設有濾網(過濾雜質,避免堵塞噴頭)。
塔體:PP板材焊接的立式圓柱形或方形筒體,是廢氣處理的核心空間,根據處理量設計高度和直徑(一般高度3-8米),內壁光滑耐腐蝕,部分大型塔體加裝 PP加強筋(提升承重)。
廢氣處理核心層
進風段:位于塔體中下部,設有PP材質進風口(通常為側向或底部進氣),部分設計有導流板(引導廢氣均勻進入塔體,避免局部氣流紊亂)。
噴淋層:位于進風段上方,由PP噴淋管道和噴頭組成(1-3層,根據凈化需求設計),噴頭將貯液箱的溶液霧化成細小液滴(霧狀或小液滴),均勻噴灑在塔內,與上升的廢氣充分接觸。
填料層:位于噴淋層下方或之間(部分塔體設置),填充PP材質的空心球、鮑爾環等填料,作用是增加氣液接觸面積——霧化液滴附著在填料表面形成液膜,廢氣通過填料間隙時與液膜充分反應,提升吸收效率。
凈化后處理部件
除霧層(脫水層):位于噴淋層上方,由PP材質的折流板或絲網組成,用于攔截廢氣中夾帶的液滴(避免液體隨凈化氣體排出,造成二次污染或管道腐蝕),使氣體干燥。
出風錐帽:位于塔體頂部,PP材質錐形結構,引導凈化后的氣體平穩排出,部分設計有防雨功能(避免雨水進入塔內)。
輔助部件
檢測孔:塔體側面設置PP觀察窗(查看噴淋、填料狀態)和采樣口(檢測廢氣濃度);
液位計:安裝在貯液箱,監測溶液余量,便于及時補充藥劑;
循環水泵:PP材質或耐腐泵(避免被藥劑腐蝕),將貯液箱溶液輸送至噴淋層。
二、PP噴淋塔的工作原理(氣液逆向接觸+中和/吸收反應)
PP噴淋塔通過“廢氣與藥劑溶液逆向接觸”實現凈化,核心是利用酸堿中和、溶解吸收等原理去廢氣中的污染物,具體流程如下:
廢氣進入:含酸堿的廢氣(如酸性廢氣:鹽酸霧、硫酸霧;堿性廢氣:氨氣)在風機作用下,從塔體底部或側面的進風段進入塔內,沿塔體向上。
藥劑噴淋與接觸:貯液箱中的藥劑溶液(如處理酸性廢氣用氫氧化鈉溶液)被循環水泵輸送至噴淋層,經噴頭霧化后向下噴灑(霧狀液滴覆蓋整個塔體截面)。此時,上升的廢氣與向下的霧化液滴形成 “逆向對流”,充分接觸——
若為酸性廢氣:與堿液發生中和反應(如HCl + NaOH → NaCl + H?O),污染物轉化為無hai的鹽類;
若為堿性廢氣:與酸液發生中和反應(如NH? + H?SO? → (NH?)?SO?);
若含粉塵或粘性物:液滴吸附顆粒物,使其隨液體沉降。
填料層強化吸收(若有):未被吸收完的廢氣繼續上升,通過填料層時,與填料表面的液膜再次接觸(液膜由噴淋液附著形成),進一步反應或吸附,提升凈化效率(尤其對低濃度廢氣交攵果顯著)。
除霧與排放:凈化后的廢氣攜帶少量液滴進入除霧層,被折流板或絲網攔截(液滴回流至貯液箱),干燥的潔凈氣體經頂部出風錐帽排出,完成凈化。
廢液循環與處理:噴淋后的溶液(含反應產物或污染物)回流至貯液箱,可循環使用(需定期檢測藥劑濃度,補充新藥劑);當溶液污染物濃度過高時,排放至廢水處理系統(避免二次污染)。
三、PP材質與工作原理的適配性
PP 材質的耐酸堿、輕便特性,適配噴淋塔的工作環境:
塔體和部件直接接觸酸堿溶液和廢氣,PP的耐腐蝕性避免了設備被腐蝕損壞;
輕便的材質降低了塔體承重要求,尤其適合安裝在車間屋頂、地面等非重型基礎場景;
光滑的內壁減少了液體殘留和污染物附著,降低了清理難度。
綜上,PP噴淋塔通過“結構設計實現氣液充分接觸”+“PP材質保障耐腐穩定運行”,成為酸堿廢氣、含塵廢氣處理的核心設備,廣泛應用于化工、電鍍、涂裝等行業。
